德国教育深思:教育需要回归现实社会

在中国人眼里,人的一生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学前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将社会和学校分割开来,这也就是象牙塔一说的起源,好像学生除去圣贤书,真的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在德国,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

德国教育深思:教育需要回归现实社会

以前的时候,德国也与中国状况非常相似,推行阳光式教育,一度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脱节。直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才使教材内容与社会挂钩。

现在德国的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如加入阴暗面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开放型教育,所以才会出现如此的场景:

六月的一天,德国汉堡青少年法庭现场。法官正在审讯一名持刀杀人的少年犯。观众席上鸦雀无声,来自汉堡亨利希中学八年级B班的20多名学生专注地聆听着……

仔细翻看德国教科书,在《语文》、《数学》、《社会》等课本中,不只有“阳光”的内容,还涉及了社会的“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把“阴暗面”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考虑和讲解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

有人说,“大家没办法永远保护孩子,但大家可以教给他们如何认识生活和社会、保护自己。”保护不是隔离,假如为了保护学生,一直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真实的面目,学成长期与社会隔离,对社会缺少全方位深入的认知,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就会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地方。

那样在大家的教育中,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走入社会?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社会可以有非常多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都能了解社会,比方说以“专题研究课”形式了解社会。学生们自愿组成几个小组,讨论出研究主题,然后到社会上去调查,最后写出研究报告。由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 病展览等。

第二,在走出学校后,回归学校教育。让学生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门、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上,通过演讲、辩论、演反面人物等,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进行“免疫”教育。

延伸阅读:

学校教育可以“代替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失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因

家庭教育的首要条件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115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