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人格进步

摘要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呈现四种发展状态,不同状态下的人格特征不同。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一性的混乱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甚至诱发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产生。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3073730.htm关键词自我同一性青少年人格人格发展 作者简介:蒋杭玲,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21年)05-237-02 在关于青少年人格发展的理论中,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有着重要意义。他认为,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关键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混乱。顺利渡过自我同一性危机的青少年可以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就会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产生心理与社会的适应性障碍,出现药物滥用、越轨、自杀等行为。 一、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以人的生命周期为序,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个体在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解决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就青少年来说,其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概念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发展的结构,有时指一个人对其个体身分的自觉意识,有时指他对个人性格连续统一体的无意识追求,有时指自我综合的无言操作,有时则是对某个群体的理想和特征的内心趋同。马西亚(Mracia)将自我同一性解释为一种自我结构(self-structure)——一种个人的驱力、信念、生活经历等内在自我构建而成的动态组织,“这一结构发展越好,个体对自己的独特性和与别人的相似性以及在世界生存的优势和缺点就认识的更多。反之,个体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就越混乱,他们就越依赖于外部资源来评价自己。”可以说,自我同一性是对“我是谁”问题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了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根据社会的限定和要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 二、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类型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 自我同一性作为人格结构的属性可以在系统的心理社会理论的背景下被观察、被研究。马西亚(Marcia)以“探索”和“承诺”作为两个维度,根据个体经历探索和投入的程度,将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而根据郭金山和车文博2004年对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研究,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一)完成型自我同一性(identity achieved)及其相应人格特征 完成型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之后,终于形成了对某种职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承诺,并积极地投入到所选择的事业中去。这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研究显示,完成型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我发展、个人自主和自尊水平呈正相关系,表现出目标明确、乐观进取、主动亲和、果敢直率等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其自主性强,不易顺从,因此表现出在人际关系上的负相关。 (二)延缓型自我同一性(identity moratorium)及其相应人格特征 延缓型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对有关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正处在积极的探索阶段,但尚未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最终形成承诺。这种状态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焦虑水平,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对经验具有较高水平的开放性和较高的自尊水平。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有:较为敏感,悲观,情绪波动大,能积极探索,有追求,但容易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因而产生挫败感。 (三)早闭型自我同一性(identity foreclose)及其相应人格特征 早闭型自我同一性指个体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选择和探索,就直接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往往体现的是家长、重要他人或者一些权威人物的意愿。早闭型自我同一性状态表现为自主性差,常使用防御性的自恋来维持自尊,对经验的开放性低,思维刻板,对权威领袖有较强的遵从倾向,表现出保守顺从、缺乏主见、较为严肃、认真沉稳等人格特征。 (四)弥散型自我同一性(identity diffusion)及其相应人格特征 弥散型自我同一性也被称为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指个体既没有进行主动的探索,也没有对一定的价值形成承诺。个体对未来感到彷徨迷惑,不知所措,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低级状态。弥散型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自尊、个人自主和自我发展呈负相关关系。可能表现出的人格特征主要有:孤僻被动、消极悲观、情绪不稳定、不思进取、任性随意。该状态下的青少年容易受外界影响,被动接受和顺从社会压力。 三、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作用 同一性形成始于婴儿依恋的出现、自我感的发展、独立倾向的出现,止于老年阶段对人生的回顾与自我整合。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健康的自我同一性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一)自我同一性为青少年自我认识提供了基础 青少年在逐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面临内在自我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平衡,容易出现一些自我认识过程中的困惑:我是谁?我在他人眼里是怎样一个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同一性为青少年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提供了基础,自我同一性发展较好的青少年自我意象、自尊和自我接纳的水平较高。成熟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使他们对他人和社会有连带感和归属感,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或集团,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这有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与他人合作,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他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二)自我同一性有助于青少年追求价值观、信念和行为的内在一致性 自我同一性有助于青少年追求价值观、信念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以及潜能的认识和发挥。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青少年更倾向于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活,具有较高的自觉性、组织性和计划性,能够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自我放纵。这类青少年意志品质较好,表现为“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善于迅速的判断是非,理智的分析和吸收他人合理的意见,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这些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坚定不移,能为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责”。总之,可以克服自身种种不健康的因素,积极完善自我。 (三)自我同一性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价值感 良好的价值感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感受,认为自己重要,有价值,因而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是个体对自身的重要性价值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也是建立一个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一个青少年无法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那么,他的自我价值感必然很低。进而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自信。 (四)自我同一性有助于青少年信任感的提升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青少年具有信任感,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具备信任感的青少年信任自己,信任社会,尽管所处的世界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仍以积极的态度投入社会,相信它会变得更美好。

四、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以青少年自杀为例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人格发展的基调。良好的同一性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继而在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事件时,更容易把各种社会角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高个人的适应水平。即便是遇到挫折,也可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在分析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自我定位。而对于同一性发展不健全,出现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来说,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应激事件容易出现混乱、迷茫、不知所措。心理的脆弱使他们难以协调内外部的相互关系,感到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甚至产生厌世、抑郁等心理障碍,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1990年,Bar-JosephH和TzurielD以两组青少年为被试,进行了有关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心理学实验。其中,控制组是正常发展的青少年(n=30),实验组是从心理健康诊所招募来的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n=10),两组被试在智力、人口学相关变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使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量表和潜在自杀指数对两组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控制组自我同一性量表的得分远高于实验组,而自杀倾向指数则低于实验组。同时,在两组被试中,自我同一性与潜在自杀倾向都存在负相关关系。可见,不健全的自我同一性或同一性危机易导致个体的自杀倾向。 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面临“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无法实现续接,“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无法有效整合,“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无法协调一致等同一性危机。此时,对于人格发展健全的个体来说,在经历了短暂的悲伤和混乱之后会形成新的投住关系,从而开始新的生活。而对于一些人格发展不健全的青少年来说,如果没有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人格上的不良适应,引发各种神经病症,甚至会对他们造成一种致命的打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健康发展为个体提供稳定感、持续感、意义感、社会认可等内在支持力量,而自我同一性的不健全会给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诱发自杀行为的产生,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注释: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5. GRAdams.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2).55.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350. 龚艺华,纪春梅.试论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培养.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1. Bar-JosephH,TzurielD.Suicidal tendencies and ego identity in adolescence.1990.25(97).215-223. 参考文献: [1]马向真.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发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2]蔡璐.自我同一性与青少年自杀.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张蕊,刘大文.论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史春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2/view-3073730.htm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2117.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