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这篇文章让你反思自己!

今年的寒假有点长……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宅在家彻底“解放天性”了,可以随心所欲地玩电子产品甚至是玩游戏。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亲子因为孩子沉迷玩游戏产生了冲突。

孩子沉迷游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孩子沉迷游戏?这篇文章让你反思自己!

曾经在心理科接待了一对母子令人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因为儿子已经上大学,但由于经常通宵打游戏而旷课,不断挂科而被迫休学了。

在咨询中,他们的家庭生活画卷在我面前慢慢展开,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除了学习什么都不需要做,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

孩子也不负众望,从小因为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和乡亲的认可,可以说是“全村的希望”。结果他从小乡镇考到大城市上大学后,忽然发现自己在生活自理、社交能力、见识等方面全面受挫,因而逃避到了游戏中。

通过十几次的咨询,孩子逐渐找回了自己在游戏外的自我价值和生活目标,同时他和母亲的沟通模式也逐渐改善。

在咨询工作中,医生遇到很多青少年因为玩游戏被送到心理科的情况。这些孩子有的是初高中生,有的是大学生,他们在打游戏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还伴有抑郁,甚至严重到暂时休学了。

其实,孩子沉迷游戏,不只是他个人遇到的困难,也是一个家庭遇到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家庭需要一起“治病”。

我的孩子游戏成瘾了吗?

孩子沉迷游戏?这篇文章让你反思自己!

当然并不是所有玩游戏的情况都是一种障碍或问题。玩是孩子的天性,现在孩子们很难有机会到户外去活动,游戏又做得非常精美,连成年人无论男女下了班后都要打几把“吃鸡”“开心消消乐”。所以儿童青少年喜欢玩游戏本是再正常不过的。

被视为障碍的只有真正成瘾的情况,其特征是给游戏赋予比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更重要的地位。

比如:

沉浸在游戏中时,必须全神贯注不受外界打扰,如果父母打扰了他,立刻会发怒。想玩游戏玩不到时,呈现出焦虑、烦躁的状态。对在游戏中的成败患得患失,情绪起伏极大。由于玩游戏的时间增多,放弃了其他的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为了玩游戏撒谎、骗钱等。由于玩游戏导致学习、生活能力下降。想停止玩游戏却又戒不了等。

以上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对个人生活造成重大损害,而且通常至少持续12个月,才会被视为游戏成瘾。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达到以上标准,确实应该马上带他到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而不能靠说服教育、暴力软禁等方式解决。游戏成瘾,虽然不同于物质成瘾,但它也需要专业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无论孩子是成瘾了,还是一般的心理困扰。

如果玩游戏这个事情已经妨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的和谐,在孩子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父母也一起走进咨询室都是更好的。

孩子沉迷游戏,家庭值得反思

孩子沉迷游戏?这篇文章让你反思自己!

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与游戏成瘾密切相关。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家庭青少年更易发展为游戏成瘾。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父母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和孩子平时的沟通方式是不是更多是批评和控制。而如何改善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正是医生在咨询室中将会做的。

孩子在儿童期的创伤也会与成瘾行为有关,比如在儿童期受到了虐待、忽视。现在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孩子在小时候被放在爷爷奶奶家抚养。而爷爷奶奶由于年纪大,终归很难像母亲一样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

在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中,儿童需要有一个好的客体,他才能慢慢学会爱自己,独处的能力。如果在童年早期缺乏这样的客体,孩子没能得到爱,就会发展成总需要可依赖东西的人格,也就是可能在成瘾中去满足自己,比如赌博、药物成瘾、购物成瘾等等。

而这种早期的创伤需要或长或短的心理咨询和关系调整才能慢慢得以修复。在针对孩子沉迷游戏情况的心理咨询中,目前被认可最有效的主要是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孩子的认知、调整其行为进行干预。但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氛围,沟通方式不改变,孩子自己回到原本的环境中也很容易故态复萌。所以,在咨询中我们也会使用家庭治疗,从根本上为家庭扶正祛邪。

如果儿童青少年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接纳、认可,他就会更愿意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逃避到游戏里。

版权所有 / 北京怡宁医院

学习更多科普知识,请关注公众号:海淀大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893.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