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辍学如何解决?

儿童青少年正是学常识长本领的关键时刻,然而因为种种起因,很多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顺利,出现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不主动完成作业、沉迷网络、一到上学时间或进了学校就出现头痛等躯体不适、上课睡觉、甚至到后来干脆辍学等一系列不想上学情绪和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很着急,三番五次找孩子谈话也无济于事,有些家长要么暴力强制孩子上学、要么带孩子往返于各大医院、最后筋疲力尽不得不放弃,结果孩子在家里面什么事都不干,虚度年华,最后一事无成,平平庸庸。爸爸妈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一直没办法达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黄建军

从事临床心理健康咨询16年的工作中,接触的很多儿童青少年案例中,不想上学是最多的主题。那样,学生不想上学如何解决呢?

第一,大家要弄清楚与不想上学有关的情绪。

(1)讨厌

讨厌是一种不喜欢的情绪,讨厌本身无所谓好坏,面对不喜欢的事物或事情,出现讨厌情绪和回避行为也是正常的。然而,面对本该喜欢的对生活很有意义的学习,出现讨厌情绪,却值得看重。由于讨厌带来的是被动学习和回避行为,是一种自我的破坏用途,需要进行准时干涉。

(2)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这是一组焦虑情绪,学生置身学习或学校的环境中,因为种种起因,比方说自卑、怕考不好、怕其他人嘲笑等出现焦虑反应。为了暂时缓解这些不舒服的情绪状况,他们会选择回避学习和学校。

(3)抑郁

抑郁是愈加严峻的一种负面情绪,因为对自我评价过低,对将来失去信心,或者耐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学生会陷入抑郁状况,此时会选择主动放弃学习,由于在他们的逻辑里面,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4)愤怒

愤怒也是张力非常高的一种负面情绪,因为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科不满引发愤怒情绪,愤怒本应该指向外面的,但有时孩子们不可以非常不错地掌控愤怒,为了防止更大的麻烦,他们会回避愤怒的对象,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甚至他们会把愤怒转向自身,出现自我伤害。

当大家理解了与不想上学有关的情绪,则会较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一味强迫他们学习,由于越是强迫,他们的负面情绪越强烈,引发的自我保护性回避行为越明显。因此,大家要试图与孩子交流沟通,去感受他们的厌倦、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让他们精神上不再孤独,不再被否定,如此才会出现好转的迹象。

第二,大家要与孩子一块解析不想上学的理由。

不想上学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不想上学有形式多样的深层起因。学不会、记不住、没兴趣、老师讲的不好、同学欺负、怕考试……不想上学的孩子们会有一堆的原因拿出来。其实,还有更主要的理由,那就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较弱,缺少自信与梦想。现在无论是大家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虽然倡导素质教育,部分家长和老师还是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和名次,以至于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同时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喜好,忽视了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优良品格的塑造。孩子的梦想都变成了“考上很大学”、“找份好工作”、“不可以再吃苦受罪”了。这是多么可怕的误导。孩子的梦想应该是“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跳出“以成绩和名次论英雄”的教育误区,大家就会更关注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和进步,这无疑会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性,也不至于一味否定孩子了,这样一来,自觉学习的行为也会渐渐打造起来。

最后,家长提高养育技术、依靠专业老师的心理帮。不想上学有轻有重,假如孩子不想上学行为较重,焦虑恐惧负面情绪明显,甚至出现躯体不适的反应,或者拒绝上学和辍学,家长应准时带孩子找心理老师疏导,必要时参加短期心理素质能力的集中练习。由于,真正给孩子带来幸福的,不只是将来所学专业,而是是不是拥有了自信、豁达、独立等出色的心理品质。同时家长学习怎么样与孩子有效交流沟通,怎么样培养孩子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

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有我们的特征和优势。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能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能否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是帮不想上学孩子重塑学习兴趣和信心很重要的部分。

每一个不想上学的孩子都有权利也都有期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本文由北京心理健康咨询中心(www.huacan.net.cn)提供,作者黄建军博士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901.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