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再过几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作为一个往届考生的母亲,每当此时,我都无法自制的想到自己曾经成绩优异的儿子,因沉迷‘网游’导致高考失利、至今未曾走出的经历,我终于忍不住含泪提笔给您,也向全天下的孩子们写下这封信……从‘魔兽世界’再到‘英雄联盟’再到‘王者荣耀’,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一步步从阳光少年再到一个阴郁甚至陌生的青年,我们的心在滴血。十几年来,与其说我与孩子斗争了十几年,还不如说与网游斗争了十几年——但我输了,我们全家都输了,输的彻彻底底!”高考前夕,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玲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北母亲写给她的信。

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一个心碎母亲致所有高考考生的公开信

尊敬的张晓玲律师,亲爱的孩子们:

您好!你们好!

再过几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作为一个往届考生的母亲,每当此时,我都无法自制的想到自己曾经成绩优异的儿子,因沉迷“网游”导致高考失利、至今未曾走出的经历,我终于忍不住含泪提笔给您,也向全天下的孩子们写下这封信。

我希望通过您的影响力转告今年参加高考,以及未来参加高考的同学们: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会越来越独立,越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无论如何,请你们一定要远离网游、好好学习,决不能因为沉迷“网游”而葬送一生的前途——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而绝不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机里!

我的儿子曹坤,95后,跟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也有健康活泼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性格开朗,听话懂事,学习成绩优良,让我和他爸爸深为自豪。但这一切从他初三时开始变了,他渐渐沾上了网络游戏,先是偷偷在家里玩,偶尔缺课到网吧玩。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性格也慢慢开始变得内向,不爱理人。

我们整个家庭的轨迹都从那时被完全改变。我和他爸爸开始各种绞尽脑汁,各种和孩子交流谈心,求策求助,但一直收效甚微。

我儿子高中就读在湖北黄冈中学,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校,相信很多学子应该都曾听闻。但这依然无法消除和停止曹坤对游戏的沉迷。临近高考还有两个月时,他带着班上三名同学不上晚自习,逃课去玩网游,被班主任勒令停课一个月,我和他父亲带着他找到学校,深刻检讨,苦苦求助,老师和学校才终于同意让他参加高考。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的儿子,原本活泼向上成绩优异的儿子,最终仅考了450分,甚至没有能被录取进入本科院校。

这对我们全家都无疑是极其重大的打击,也是极其痛苦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万不得已下,我们只得想尽各种办法送孩子去法国自费留学,希望换个环境,痛定思痛后,一切能有新的开始。

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然而,即便是在武汉大学WTO学院法国留学项目学习期间,儿子也仍旧经常缺课去打网游。无论我们和老师怎么劝导,他就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我们本以为孩子接下来去法国后,环境会慢慢改变他。他自己也答应好好学习,戒掉网游瘾,这让我们一度产生希望,但事实证明我们还是错了……

曹坤到了法国后,开始确实好好学习了三个月,先是在IPAG学校,后转到ESG学校,并顺利地转入了专业阶段学习。那个时候,他每天会给我们报告生活学习情况,跟同学老师们有来有往,久违的笑容也再次回到孩子的身上。

可好景不长,网游真的就像毒品一样!一旦瘾上来后,他又开始不去上课不去考试!

我和他爸爸在国内心急如焚,但却鞭长莫及,先开始还能偶尔接听电话视频,催促他去上课考试,否则无法毕业。他尽管嘴上答应,但第二天还是照旧玩网游,依然照旧!

我们后来找到和他一起玩网游的玩伴了解:一天24小时,他能有十几个小时用在网游上!发展到后来,儿子开始电话不接,信息不回,谁都不理。老师同学们多次去找他,要么避而不见,要么答应好好的,而依然故我。

万般无奈,我和他爸爸准备将他从法国带回来。没想到办签证时,因孩子在法国拿不到居留证明而被拒签。我还专程找到国家驻法大使馆的老师去帮忙劝他,结果他索性搬家,并扬言要换手机号和自杀来威胁我们……天啊,我亲爱的儿子啊!

两年后,临近春节,别人家都是喜气洋洋,我们家却是冰冷无言。我动员国外亲戚去巴黎找他,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接回国!终于,在办好所有手续后,他自己一个人回国了。

看到原先光彩无限的翩翩少年变成了眼前目光呆滞衣冠不整的青年,我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酸楚和痛苦!

回国一年多以来,我和他爸爸带他旅游,尽量不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尝试着让他找事情做,但都不算很成功。他玩网游少的时候就能听家里人的话,玩上了瘾就什么也不顾了!不吃不睡不理人。十几年来,与其说我与孩子斗争了十几年,还不如说与网游斗争了十几年——但我输了,我们全家都输了,输的彻彻底底!

孩子我骂也骂过,打也打过,整晚整晚整天整天都陪过,自从孩子玩上网游后,我们父母操碎了心,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没有过过一天安稳日子,没有一天真正开心过!我们曾经终日以泪洗面,想尽了办法,用尽了手段,总希望能让孩子迷途知返,幡然醒悟。可没用,一切都没用。

从“魔兽世界”再到“英雄联盟”再到”王者荣耀”,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一步步从阳光少年再到一个阴郁甚至陌生的青年,我们的心在滴血! 它毁了孩子的青春,毁了孩子的学业,毁了孩子的似锦前程,也毁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家。我和他爸爸最担心的是,我们终将先于孩子离去,但我们绝不希望网游毁掉儿子未来的一生啊!

我听到过很多声音,包括对我们父母的批评,批评我们教育、管理、沟通方式不当,孩子沉迷网游,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的,我们认,我们都认!我和孩子爸爸绝不是不明事理的家长,但我们都十二万分的愿意承认:我们确实不是专业的教育家、沟通家、心理学家、管理者!但我们,包括我们全家认识的所有亲戚朋友,都已经穷尽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

而且我真想问,全天下又有多少父母是呢?!即便我和孩子父亲都是清华北大的教授、博导,我的孩子就真的不会沉迷网游了吗?

我和他爸爸,我们父母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我们认输,我们真的无能,确实无能!最绝望无力的时候,我们甚至动过极端的念头……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帮孩子走出网游,我们愿意承担所有的错,只要能有人帮帮我的孩子,戒除网游,哪怕减轻一点点,我们都无比感恩!

我真的很想知道,带来这一切的网络游戏公司,应该受到全社会怎样的遣责! 一辆汽车没有刹车系统行吗?一剂药物不标注用量行吗?一场大型群众聚集的活动不安排安保疏导人员行吗?看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的孩子,天天拿着手机玩游戏,你们大把大把赚钱难道就真的这么心安理得吗?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为人父母,你们会让自己的孩子每天捧着手机玩王者荣耀和吃鸡吗?你们会鼓励他们每天打游戏吗?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写的文章《被网游毁掉的孩子》,讲述了自己的孩子沉迷一款“穿越火线”的游戏不能自拔,最终导致高考失利的故事。但这位家长是幸运的,因为尽管煎熬了十年,但他终于等到了儿子从网游中走出来!可是我们,天下还有多少像我和孩子爸爸这样的家长与父母,多少年,泪水早已哭干,至今还没看到一丝曙光!

更严重的是,“17岁少年为玩王者荣耀抢劫邻居被判4年11个月”……这样的报道依然层出不穷,我相信所有为人父母的人读到这样的悲剧内心都在滴血!金子一般的,再不会重来的的花季年华,他们本来也应该像马上要走进考场的考生一样,去迎接属于自己美好的未来。但人生就这样被突然断送。

作为一个母亲,我痛心于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网游走上错误的道路。我的孩子依然在沉迷,我渴求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帮帮我,帮助我的孩子早日摆脱网游,他的青春才刚刚开始,他甚至还没有认真的开始人生!

新闻上说,今年是00后第一次参加高考,即将走向大学。生活中,我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和听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陷入网游,包括很多小学生!从过去的初中高中开始,到今天几岁的孩子,玩游戏的年龄越来越小,玩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年纪越小玩的越好……我的孩子是90后,我不知道,也不敢想象,00后,10后,乃至未来的20后30后们,网游会更加强大,控制更多孩子,更多父母、家庭的人生和未来吗?

我已深感无力,只能代表一个母亲的心声,第无数次的继续强烈呼吁:请关注那些沉迷网游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走出迷途,重返社会。请伸出你们的手,帮助他们远离网游,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只希望你们能听到一个母亲流泪的心声:高考确实不是衡量成败的唯一途径,绝大多数父母也不会严禁你们接触游戏,但无论过去现在以后,尤其在你们人生最宝贵的学习阶段,请你们绝对不要轻易陷入网游!请一定别让自己的人生成为游戏!

衷心祝愿每一个孩子高考顺利,祝愿你们都有健康向上的未来。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再不必如我一样,经受这漫长无止的绝望。

一位在绝望中依然等待希望的母亲:马xx

于湖北武汉

2018年6月3日

转自,华夏时报

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网瘾,即网络成瘾症,最初只是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在社区论坛内编造出来的名词,通过比照病态赌博的定义杜撰诊断标准来嘲笑酗酒、赌博成瘾等概念缺乏生理基础

网络成瘾 这个名词最初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想拿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开涮,因为酗酒、赌博成瘾等”行为障碍”缺乏生理基础而编造出的概念。 通过比照病态赌博的定义,他编造了”手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敲打键盘的动作”等7条诊断标准,声称自己发现了”网瘾”这种精神疾病。戈登伯格对网络成瘾的定义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使得网瘾是否应该被归为一种精神错乱而有所争议。

后来戈登伯格已经声明该假设只是在一个社区论坛里当成玩笑提出的,是自己的恶搞。在1997年他曾对《纽约客》周刊表示:”如果你把成瘾概念扩大到人的每一种行为,你会发现人们读书会成瘾,跑步会成瘾,与人交往也会成瘾。”

“网瘾”没有公认的定义,最早提出网络成瘾判断标准的金伯利•杨也认为网瘾只是”行为依赖”,而美国医学会也拒绝向美国精神病学会推荐把”网瘾”列为正式的精神疾病

戈登伯格没有想到,自己一时的恶搞竟引来精神卫生界一场持久的争论。自1995年以来,美国精神病学界做了大量关于”网瘾”的学术研究。但即使是全球最先提出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杨,也认为网瘾不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而是已知的”冲动控制障碍症”在网络使用者身上的体现,也就是和电视病空调病等等一样,只是长期接触从而造成了心理上习惯性的依赖,可以归为心理问题但决不能称之为一种病。

“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2007年6月24日,在美国医学会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几乎要被带上”精神疾病”帽子的”电子游戏上瘾”又被精神专家们拿掉了。随后,美国医学会也拒绝向美国精神病学会推荐把”网瘾”列为正式的精神疾病。

欧洲首家网瘾诊治所”史密斯与琼斯网络及电子游戏瘾戒除中心”创办两年后便宣布失败,原因是”发现网瘾不是精神疾病”

2004年,荷兰人凯特·巴克在阿姆斯特丹开办了欧洲首家网瘾诊治所。起初并未将矛头仅仅指向网络及电子游戏瘾症,而是”瘾君子互助”。随着史密斯与琼斯网络及电子游戏瘾戒除中心的设立,巴克聘请了20多名具备专业资质及多年经验的瘾症治疗人员尝试按照精神疾病来诊疗网瘾,首创了”电子鸦片”受害者治疗方案。在黑暗里摸索了两年后,2006年,荷兰人便宣布,他们对网瘾的诊疗失败。原因便是他们发现网瘾不是一种精神疾病。

高考 | 关于网瘾少年

在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和世卫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中,网瘾未被认定为精神疾病

目前,国际精神医学领域通用的诊断体系主要由《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构成。其中,《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诊断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在40个国家的100多个临床和研究中心实地广泛测试后,对300多种精神与行为障碍进行了详细分类。而在这个标准中,尚未把网络成瘾认定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最新版DSM-5于2013年5月18日出版,虽然在其第三章中探讨了”网络成瘾症”并且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但这些研究都存在严重的样本偏差,都在对”网瘾”进行探索性构建,却绝少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瘾”概念进行验证,未纳入正式诊断里。

中国网瘾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完全是国内中文媒体的有意炒作,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仅将”网络游戏成瘾”列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情况,而非已确定的精神疾病

2013年5月,国内中文媒体报道了,北京陶然团队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被美国精神病协会纳入当周正式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这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医学界认可的疾病诊断标准。这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然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根据公布在美国精神病协会官方网站上的DSM-5目录 ,”网络游戏成瘾”被列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情况,而不属于已确定的精神疾病。同属这一范畴的还有”自杀行为”和”非自杀自残”行为等。因此,之前有国内中文媒体关于网瘾被美精神病协会认定为精神病新病种的报道存在误导。

在国内,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过于随意,日均上网超过6小时即可诊断为网瘾,2009年,卫生部否定将”网瘾”作为临床诊断的精神病,认为”网瘾”只是网络使用不当

2008年11月,由北京军区总医院陶然主持制订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首次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范畴,确定了网络成瘾的”6小时”标准,”用了4年的时间,对3000名网瘾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时间标准为9.3±3.2小时,最终取其下线及其整数,定为6小时。”。即日均上网时间超过6个小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通过3000名患者的统计数据就确认”6小时”的网瘾标准显然过于随意,且时间标准范围太大。

随后,网络成瘾标准便在部队医疗系统开始推行。并准备在向国务院卫生部申请成为全国通用标准,2009年,卫生部在对《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指导》征求意见时,否定了将”网瘾”作为临床诊断的精神病,认为目前”网络成瘾”定义不确切,不应以此界定不当使用网络对人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同时,卫生部提出了新的概念,认为”网络成瘾”只是网络使用不当。

在中国,网瘾矫治机构也大多无医疗资质,矫正方法也常采用电击电疗等违法方式,与家长们共同治疗一个不存在的疾病

尽管国际上网瘾尚未有确定的医学定义,但在中国,网瘾依旧被当成一个可以被强制治疗的精神疾病。在互联网毒害儿童的观念下,敏感的家长们便打着”救救孩子”旗号将孩子送入或骗入反网瘾机构。但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的调查研究》结果令人惊讶,矫治机构资质审批混乱,批准的部门更是五花八门,包括教育部门,工商注册、共青团组织和卫生部门,甚至还有民政局、文化局等部门,但几乎都无医疗资质。 绝大部分矫治机构是采用强制性的打针吃药、电击电疗、军事训练等方法。2009年8月2日,广西少年邓森山在广西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接受戒网训练时死亡。同年,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但却部分家长对卫生部叫停电击治疗的做法并不理解,”效果那么好的治疗,为什么让停?”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4371.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