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出发,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

从生活出发,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他们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但,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少生活经验。

因此,不可以了解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可以准确地做出判断。

当处于危险中时,也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因而,作为家长,不只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防止让孩子接触不安全的环境,而且更应该对孩子进行初步的、基本的安全教导和教育。

来逐步提升孩子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创设好的生活环境 提升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日常,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解说一些安全知识。

很多家长只知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如此,不许那样。

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孩子没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如此做的原因,认识不到如此做的危险性。

一旦成人不在身边时,在好奇心或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尝试,从而引起一些伤亡的事故。

有人曾提出“自然后果教育”,即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苦头”,他自然就会引以为戒。

如让孩子摸一下装满开水的杯子,烫一下手,将来他就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去端热气腾腾的水杯了。

这种看法虽然有肯定的道理,但它的后果需要控制在肯定的范围内。

假如后果的危险性太大,就会对孩子身心导致严峻的伤害。

因此,我觉得与其事后教育,不如防患于未然。

家长向孩子提出一些安全规则时,应耐心地讲清起因。

如不要爬窗户,不然会摔到外面去;不要玩尖利的东西,不然会把自己戳伤。

二、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进步

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如鞋带系得结实可以防止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可以防止烫伤。

吃鱼要把刺挑干净能防止喉咙被卡,吃饭时不嬉戏大笑可以防止气管进异物……

家长平常应尽可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什么都包办代替。

另外家长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家长平常应注意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地面对困难。

如此,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打造起了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用途。

三、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 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和技术

在现实日常,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是并存的。

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防范的意识,为孩子提供一些有关图书、图片。

还可以通过谈话、看电视、讲故事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孩子说明社会的复杂性。

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或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四、培养活力四射的性格 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和谐的进步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可以交流的同龄伙伴,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闭锁、抑郁、好哭、冷淡等不好的的性格倾向。

因此,家长应抓住孩子性格还未定型这一有利机会,培养孩子活力四射的性格,以提升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

当代社会是角逐激烈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

对孩子而言,外面环境的改变(如入园、入学)、

外面的评价态度(如老师的批评、同伴的疏远等)都可能成为孩子的一种挫折。

具备活力四射的性格的孩子就不会闷闷不乐或一蹶不振,而会主动地向爸妈或老师倾诉。

以求得理解和帮,并准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情感,产生相应的调适行为,从而防止精神上的伤害。

因此,在日常,家长应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借助家庭和谐的氛围、家长自己的乐观情绪等去培养孩子活力四射的性格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8916.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