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学早恋”含义在于科学的引导学生

近期,一篇《新中产家长圈风险对冲:先垄断亲家》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源于最近一个特有喜感的帖子,帖子内容是关于“科学早恋”。起因是在海淀某非常著名的中学里有个老师吐槽:早恋的俩孩子,家长互相之间很看得顺眼,两家人干脆像亲家一样交往了,还跟老师说“你不要干涉”,顶多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比如考试名次下降就把他俩的座位安排到教室两端…… 对此,作者感叹:走上社会以后找对象,风险就不可控了。

原创“科学早恋”含义在于科学的引导学生

于是,作者援引上述吐槽表明的精神,针对该现象搭建了一套合理的“方法论”。在这个方法论中作者强调,只有当孩子还在上学还小不懂事的时候,圈子相对小和稳定,才能很容易看出各自的家庭是否势均力敌。对于这一观点,作者引用了“婚姻经济学”的有关理念,认为婚姻是经济结合体,两个家庭代表着两方企业。于是,每一场婚姻本质上都是投资。结婚对相对优势的一方来说是风险投资;对于条件优势略低的那一方来说,就是风险对冲了;当两个条件一般的人在一起,那叫联合经营;当两个条件好的人在一起时,那叫资产并购重组,有利于做大做强。

而作者在之后就本次教师吐槽事件本身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此早恋情况,相当于两个高净值人群捆绑。结婚就相当于上市,财报是要公之于众的。而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报都得做两份,自己留一份,朋友圈一份。为了证明其中的合理性,作者还表示他身边就有这样的父母,一看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立马转身去了体制外“招商引资”。这孩子只要提高情商,从同学圈子“优质企业家协会”里找个“企业战略合作”,投资回报率就可观了。令人啧啧称奇的是, 这一观点引起不少家长共鸣,有网友评论“大家要抓紧,好娃好婆“优质项目”不等人,对方“公司”刚“成立不久”就叫我丈母娘了,觉得这波投资我不亏。”

国樽法学院提醒大家,虽然十分理解家长对于“孩子今后生活平安、顺风顺水、自己能抱孙子孙女,一生幸福”的美好愿望。但是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并不具备理性处理男女交往过程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就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需要及时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做好青春期相关的教育。根据《未成年保护法》第四十条,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学校警惕未成年学校恋爱的本意应是在于预防校园侵害的发生,所以,家长告诉老师“你不要干涉”其实是在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不利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这里,我们的观点是“科学早恋”并不是从所谓的“婚姻经济学”去解读,把孩子“青春期”对异性的心理认知变化无限放大。真正的“科学早恋”在于从科学的角度去告诉孩子自己心理、生理、情感变化的科学原因,科学的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个变化,教育学生要用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把握男女生交往的尺度,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早恋”。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1286.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