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健康教育》教材(17)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节:高中生特殊心理现象》教案

【新知识点】

高中生各种特殊心理现象。

【重点难点】

了解高中生的特殊心理现象,掌握基本的调节技巧和求助办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安排】

1.引入新课

教师:前几节我们了解了高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颗.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高中生的特殊心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主题。

2.教学实施

教师在讲解本节内容时,要向学生强调以下几点:(1)不可对号人座,书中所述症状不针对某一人,客观评价自身情况;(2)不可讳疾忌医,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和心理问题;(3)不可乱贴标签,以免给自己和其他同学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3.作业设计

考一考:你知道遇到问题时该向谁寻求帮助并且怎样得到有效的帮助吗?督促学生完成习得训练相关内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几个专业的咨询机构及联系方式。

【教学过程】

一、早恋的预防与矫治

高中生的身高和体重都已接近成人,在容貌和形体上,男生像个男子汉,女生已成了大姑娘,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这一阶段,随着学生性意识的发展,学生中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需研究学生身心特点,才能对学生中的“早恋”现象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和矫治。

(一)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

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生理的发育已日趋成熟,然而他们的心理上还很不成熟。这种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状况,构成了高中生性意识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形态已与大人无异,因而成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仿效;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心理不成熟,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因而常常会出现一些社会、学校、家庭都不能接受的行为。高中生的早恋便是在这种矛盾情况下所产生的行为。

2.对身体发育的关心和烦恼

高中阶段女孩子出落得漂亮了,男孩子长得彪悍雄健了。按我国的社会文化标准,女性以健康匀称的身材、清秀柔和的面容为美;男性则以高大健壮的身材,轮廓分明、线条刚劲的面容为美。对体态的关心使高中男女学生非常注意自己外表的修饰打扮,尤以女生为甚。他们关注自己的服装、发型,追求时髦,常常照镜子,努力使自己的仪表保持奇特,以引起同学的注意,使大家对自己有个良好的印象,但这种关心易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审美观念不正确,以奇装异服为美或想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不能悦纳自己的身体,如女生常为胖或脸上的粉刺而苦恼,男生常为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教师要理解这部分学生的苦恼,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

3.对异性的兴趣

高中生正处于性意识发展的第二阶段—一爱慕期。随着青春发育期高峰的出现,与异性接近的愿望会逐渐明朗化,并且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需求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特点之一是相互显示,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希望得到异性对自己的肯定。女生会着重打扮自己,总觉得男生时时在注意自己,因而言谈举止显得紧张、羞涩;男学生会有意在女同生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能。一位高中男生给同班女生的信写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莫名情感涌上心头?大概是高二下学期吧,我的目光情不自禁地投向你,却又不敢与你目光相对,有时我当众高谈阔论,只是希望你能注意到我。在球场上,只要我发现围观人群中有你,我不是身手不凡,就是手足无措。偶尔你生病缺席,我坐卧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同学相邀去探望你,我却又淡然拒绝,装出漠不关心的样儿,唯恐别人窥探到自己心中的秘密。”

其特点之二是感情隐蔽,在与异性接触时的感情交流是隐晦的、含蓄的,常以试探的形式进行。女生用眼神传情,或借口要求异性的帮助,来获得对方对自己感情反馈的信息;男生则借口与异性说话,主动帮助女生以得到对方对自己感情流露的反应。一位高中男生在题为《回眸》的作文中写道:“我们俩不能老待在一块儿,什么时候才能接触一下呢?只有上课的时间最有把握。我们俩人的座位是固定的,我每次回头看她的时间又很短,老师同学都不易察觉。可是,在我的短暂的一个回眸瞬间,在我们目光相遇的一刹那间,两颗心的交流便完成了,交流的速度赛过了电流,连接我们感情的纽带就是回眸!沟通两颗心灵的最安全、最方便的索链就是回眸!各种心声、各种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在一次次的回眸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向往异性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中学生刚进人高一年级时,由于大都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彼此还不熟悉,加上是在一个新环境里,所以异性交往的比例比初中二年级时低,但到了高二年级,这个比例就直线上升了。

(二)高中生的异性交往

1.高中生的友谊和初恋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亲密的异性朋友。向往纯洁的友谊,寻求同伴的理解,是这一时期青年心理需求的反映。然而在友谊与股脑的初恋之间无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有一位中学生写道:

“中学时代是个播种友谊的时代,我们都愿意在此时缔结下真挚的友谊。其间产生了膝陇感情的也不乏其人,这本无可非议,但我们却苦于不知如何对待!一概统统反对的,我们并不满意;全盘接受,任其自由发展,也并非我们真心所望。”

这位中学生写出了他们对这个问题感到苦闷、彷徨、矛盾的心理。的确,中学生的异性友谊与初恋是很难区别的,这两者往往会交织在一起,犹如色彩各异的并蒂花。但友谊不等于爱情,初恋是友谊发展的一种结果,而友谊发展的结果并不全部是爱情。

2.早恋问题探讨

(1)早恋的认识

早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并非什么大逆不道,高中生的早恋并不全等于堕落,虽然其绝大部分的感情是极纯洁的,但早恋很容易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

(2)高中生早恋的特点

首先是对爱情理解的膝陇性。高中生早恋的主要基础是异性的相互吸引,这种相互吸引有时仅仅停留在对方好看顺眼,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基础上。他们常常主观地把对方与自己心目中喜爱的异性相吻合,给对方套上理想的光环,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们还不太懂得爱情的真正含义,不理解爱情需要承担的首先和社会责任。他们更多的只是关心眼前浪漫的眉目传情,单独相处,很少考虑以后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高中学生是对爱情“知道得很多,却懂得很少”,因此谈恋爱便难免带有晚用性。

其次是闭锁性。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闭锁性。这一时期中学生内心世界日趋复杂,不轻易把内心感受表露出来。由于这一特点,高中生的心里话不愿向父母说,也不愿向老师说。同时,学生守则也明确禁止中学生谈恋爱,学生对这方面更是呼若寒蝉,有的学生更是害怕被老师发现后,老师会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因此,他们用各种方法使自己的行为更加隐蔽。他们常常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或通过邮局给对方投递情书,通过各种的秘密渠道表达相互的感情。

(3)早恋产生的原因

内因:

①高中生的生理成熟,现代男女均在16~17岁左右达到成熟的最高峰。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一方面对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许多疑问,从内心深处感到异性的存在,试图接近异性,探索异性的奥秘,有一些就是在相互吸引下,由纯洁的友谊发展为早恋的。

②有的学生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做儿戏,丝毫不考虑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理解何为美的行为,何为不道德行为。

③有的高中生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的,一旦产生激情了,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④有的可能是出于好奇心,抱着也不损失什么的态度而试一试;或者出于“有男生做朋友,做靠山,别人不敢欺负”或出于“有女生追我,看我多有本事”的心理而处处看。

⑤有的女孩子倾心于一个男生,往往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时,得到此人的帮助,摆脱了困境,由感激到倾心。

③女孩子的“少女恋”还大多产生于思想空虚、学业荒芜的“生活空白区”。有个女中学生、因为成绩下降,感到升学无望,就把目光从书本转向异性,陷入‘“早恋”泥潭了

外因:

①首先是家庭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本没有早恋的也故意去找早恋的对象。

②有的学校、教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高中生的早恋现象置若罔闻,导致早恋在班级、学校中蔓延,更多的情况是采取另一种态度,绝对禁止男女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早恋的蛛丝马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理。

③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一时间,描写中学生早恋的作品、影视节目纷纷出台,使人觉得中学生的早恋成为学校中的主流,其结果反而对学生的景恋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视录像等对高中生的早恋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流行于文化市场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特别容易污染青少年的心灵。

(三)“早恋”的预防和矫治

教师们应该看到,高中生的早恋并非主流,大多数高中生并没有陷人早恋而不能自拔,因此对早恋大可不必奇怪和过于紧张,但“早恋”在中学生中确实存在,并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适当途径预防“早恋”的出现,对已经出现的早恋现象,要能予以有效地矫治,预防和矫治早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可遵循,教育要根据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但有些原则和方持或可有用,供班主任参考。

1.预防早恋

(1)指导学生把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原则:“公开交往”,凡事公开,交往安排在集体活动或有人在场时进行,尽量避免单独幽会。接触时,言谈举止保持一定的分寸;“等距交往”,就是对班上所有异性同学都保持一视同仁的友好态度,如果有意避开其他同学,而长时间和某一名异性同学接触较密,就难免引起误解;“坦然交往”,就是与异性同学相处时,言谈举止要保持自然大方,坦荡庄重,既不要过分亲热,也不必拘谨羞怯;“互相尊重”,男同学要充分尊重女同学,照顾女同学,女同学也要自尊、自强。

(2)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离开了和谐师生关系,“启迪”与“感化”便只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具有真诚的信任与尊重,学生就会感到一种人格的尊严,就会对老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向老帅敞汗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就有利于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里的烦恼。

(3)造就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谐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可以做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既和谐相处又互帮互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这种和谐的环境能使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使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嫉妒猜忌等没有生存之地。二是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确交往,以打破男女之间的“神秘感”,满足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需求,同时又减少“早恋”现象。三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同时又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从而使班上呈现人人自尊,同时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自己的尊严与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四是组织各种有益有趣的课余活动,动员学生广泛参加,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自豪感和精神充实感。我想在这样的班集体,既使“早恋”现象不能完全杜绝,出现的几年也是比较少的。

(4)进行性道德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性问题不是个人的生活小节,而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它让父母焦虑,让学生害羞;它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前途,同时也易给社会带来负担。要让学生明白性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5)善于发现“早恋”苗头。高中学生大多还是十分纯真的,他们在异性交往中的一些动向往往并不难被细心的班主任发现。如上课走神,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做事心不在焉,提不起精神,地址不祥的信件增多,传递情书,单独约会,情绪被动大:沉默寡言,或异常兴奋,沉颁于“二人世界”之中与周围其他同学的关系明显疏远等。

2.“早恋”的矫治——准确归因,对症下药

(1)绝大部分学生皆有明确的学业目标,平时学习刻苦,但由于和某位异性交往频繁或因好奇陷入“早恋”泥潭,对于他们来说,“早恋”是既愉快,又痛苦;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既想控制情感,又常陷人对爱情的幻想;既想稳定或提高成绩,又常在学习上分心,等等。因此,班主任应积极疏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坚持个别教育,不公之于众,为学生保密。

②以心理疏导为主,尽量不进行正面批评,让学生知道“早恋”的危害。

③给早恋的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出“早恋”误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少一次谈话就能见效。

④鼓励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找办法解决。

⑤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适当增加作业量。

⑤指导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男女生单独接触。

⑦对他们进行前途教育,指导学生用理智控制自己,战胜自己情感的冲动。

⑧必要时,请家长配合。

(2)针对一些道德品质低下、以玩弄感情为目的、视恋爱为儿戏、甚至当众做出一些亲呢而有伤风化动作的早恋者,班主任除了对他们加强品德教育和学业指导外,必要时要给予严厉的批评,要请家长配合,在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共同寻找解决途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取得教育的实效。

总之,对学生的“早恋”问题应准确归因,因人、因事润时、因地区别对待,讲究艺术,对症下药,妥善解决,不可简单粗暴或照搬某一模式。

二、社交恐怖

社交恐怖的表现是: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参加就感到害臊,面红心慌,担心被别人注视。社交恐怖不但严重影响学习,而且还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有这种心理的人深感烦恼痛苦,严重的还会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阻碍了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李要是一位高中生,在同学的眼中特别内向害羞,不敢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发言,如果遇到同学必须轮流上台发言,躲不开,她宁愿装病逃学,也不敢面对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说话。对上台发言,用她的话说:“还不如把我杀了。”有时与同学尤其是男同学讲话,经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自感心慌心跳、口干舌燥……

而李霞以前则是一个十分健谈又活泼的女孩子,可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她上课听课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注意旁边的同学,且很紧张。以后又发展成了不敢看别人,不敢和别人说话,尤其不敢和男生说话,只要一看到别人的目光就紧张焦虑,总担心自己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为此而不敢出门,觉得生活很没有意思,也不知道活着有什么意义。

其实,这种担心害怕是一种心理障碍——社交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又称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尴尬的境况,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社交恐怖症主要是由一种“怕”心理引起的,如怕见陌生人、怕难为情、怕表现自我等。

患有恐怖症的病人遇到害怕的社交场合或进人害怕的情境时,才会出现症状,此时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常伴有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等植物神经症状,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患者脸红、口吃结巴、轻微颤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障碍。许多一般人能够轻而易举办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却望而生畏,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质量,而心理门诊接待资料显示,高中生社交恐怖症患者呈上升趋势,家长和学校务必引起重视,出现上述问题,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早防早治。

三、神经衰弱

(一)神经衰弱的症状

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是脑力和体力上的强烈疲劳感,病人整日筋疲力尽,昏昏沉沉,难以胜任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这种疲劳与正常人的疲劳有不同之处。

正常人的疲劳是在较长时间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之后产生的,而神经衰弱是稍劳动或刚看几行字就感到疲劳;正常人的疲劳在休息后很快消失,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疲劳往往延续很久,休息后也不一定能恢复。

失眠也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患者上床后毫无睡意,脑子静不下来。因此心里很急,越急越睡不着,轻微的声音如钟表的滴喀声、楼上的脚步声、甚至连月光都会加重病人的烦躁,患者往往辗转于床上数小时后方能人睡,转眼已雄鸡啼鸣、东方发白了。在容易疲劳、失眠的基础上,可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记忆力下降、头昏头疼、易兴奋、易烦躁、易紧张、兴趣下降等,但这些症状相对疲劳来说不占主导地位。

(二)怎样防治神经衰弱

在防治方面,最重要的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妥善安排生活、学习,改善生活学习环境,注意脑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结合,有张有弛,必要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要点如下:

1.医学垃圾箱

神经衰弱曾一度被称之为“医学垃圾箱”,在世界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gi869年美国一名医生发表了一篇论述神经衰弱的文章后,神经衰弱便成了医生们用得最多的一种诊断。除了清症和疑病症之外的几乎所有的神经症,包括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和身心疾病,都曾经被抛人“神经衰弱”这个“医学垃圾箱”里。

2.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1)容易兴奋和激怒。

(2)容易疲劳和衰弱。

(3)伴有躯体症状。

(4)病理心理反应因人而异。

3.紧张性情绪

例如,完成计划规定的繁重任务时产生惊慌和紧迫感;长时间学习,不注意休息和睡眠,同时伴有很重的思想负担;对工作不满又非完成不可,心理产生抵触情绪等,这都会产生过度的紧张性情绪。如果长期持续地处于紧张的脑力劳动中,并且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就会大大增加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从而导致神经衰弱的出现。

4.猜疑性情绪

在神经衰弱病情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人对疾病本质缺乏认识,总是疑神疑鬼,怀疑自己得了什么重病,忧心忡仲,对疾病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而不能自拔,从而加重了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病情不断恶化。

四、抑郁状态

(一)高中生抑郁情绪的一般表现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高中生的抑郁情绪与成人没有大的差别,均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很难全身心投入现实的生活。但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抑郁时间相对较短,还可能出现过激的行为表现,例如,逃学、抽烟、顶撞老师、学习成绩下降等。具体可从生理、心理和行为上来加以说明。

1.生理方面

抑郁的学生会无缘无故的述说身体的不适,头痛、胃痛、头昏、眼睛疲劳等,做事经常感到疲倦,伴有睡眠障碍。此外,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也是常有的情况。抑郁的学生虽然试图摆脱这种状况,但往往无力自拔。

2.心理方面

心境低落,常感沮丧、悲观、甚至绝望。感情淡漠、对事物兴趣大减,失去幽默感,自我满足感低。内心冲突强烈,自责心重,愧疚感和犯罪感强。此外,遇事容易产生挫折感,无价值感,感到生活无意义,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生命。

3.行为方面

抑郁情绪往往会引起学习成绩下降。抑郁者常出现疲乏感,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不如以前,造成学业倒退。抑郁者容易激动、烦躁,但无法解释原因。女生常不知何故地哭哭啼啼,男生则异常警觉、敏感。也可能突然变得有攻击性、反社会行为,开始沉溺于成癌性物质或行为,如抽烟、喝酒、上网、玩游戏等。此外,还表现为社交退缩,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日常生活感到倦怠,尽可能回避与许多同学相处。虽然有些抑郁的学生会继续参与一些活动,但并不能从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有抑郁情绪的高中生有几种情况:一味透支脑力读书,不会休整,无其他兴趣爱好的痴迷型;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的嫉妒型;不容出错,事事求佳的完美型;不善交流的内省型;总想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不能自强自立的依赖型;很在意别人看法和评价的敏感型;对性生现发育和与异性交往感到困惑的自责型等。

(二)高中生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

目前,人们对抑郁情绪的发生原因所知甚少,可以断定,抑郁与遗传和环境影响均有密切关系。高中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内部因素

心理发育不良,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基础。高中生自尊心比较强,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个人形象,若是遭受冷落和歧视,将会对其自尊心造成严重挫伤,容易自卑,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高中生也容易形成不良的认知模式、非理性思维,这些都会诱发抑郁情绪。

抑郁者的性格一般内向、文静、不爱交际、孤僻、多疑、倔强、违拗、依赖、孤独,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这种性格特征也往往是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些人的抑郁情绪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有关。

2.外部因素

丁新华等(2002)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冷遇、不喜欢上学、家庭经济困难、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升学压力、被盗或丢失东西、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受批评或处分。生活习惯明显改变、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被罚款等12类生活事件进人对抑郁的回归方程,对抑郁的预测作用较大。另外,现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自小生活比较顺,经历的挫折比较少,自理能力较差,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常常无法自如应对。因此,难免会产生一些抑郁情绪。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过高期望以及对他们的负面评价也是高中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外部因素。

(三)高中生抑郁情绪的辅导

但凡出现抑郁情绪,除了遗传和生物因素外,几乎都是在处理生活挫折和压力时产生的。通常,心理辅导教师对抑郁情绪有以下几种辅导方法。

1.支持性心理辅导

有抑郁情绪的学生对外界采取的一般都是“蛤蚌”策略,带有厚厚的防御性外壳和退缩性。心理辅导教师要采取无条件的支持策略,注意解除他们过重的心理负荷,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引导他们进行情绪宣泄,鼓励他们放下心理包袱,调整好亲子关系、同学关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使他们鼓起信心和勇气。

2.认知疗法

高中生已经具有充分的内省性,辩证逻辑思想发展迅速,因此,合理情绪疗法或贝克疗法是应对高中生抑郁情绪比较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在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澄清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识别、监察、记录自己内心出现的不良情绪,逐渐从不良情绪的情景中摆脱出来,转移视线,改变导致失败感的思维模式,停止从记忆中抽取消极的想法,避免灰色回忆。一旦有抑郁情绪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消极的想法和情绪,就有利于新的、积极的认知结构形成。辅导老师还要指导学生按照新的认知结构行动,并检验其现实性和可行性。当然,这种辅导必须持之以恒。

认知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例如,某高中女生在一次考试失利后认为“我考大学没希望了”,在好朋友转学后觉得“生活从此没意思了”,父母吵架“都是我的错”。心理辅导教师就可以用质疑或夸张式的手法与她进行辩论。如可以这样提问:“这次考试是不是真的能代表你所有的能力呢?”“一次考试考得不好是不是说明以后所有的考试都考不好呢?”“你不愿意好朋友走,那怎么办呢?要不要老师去跟她说不要她走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信念的不合理性。

3.心理宣泄和活动疗法

情绪抑郁者的心理状况如百1!I交汇,各种感觉汇聚在一起找不到出路。心理辅导教师在咨询中应积极地担当起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角色,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感情、想法说出来,丢掉心理负担,减轻负罪感,促进自尊心回归,借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心理宣泄法。

活动疗法是转移自我关注焦点、释放心理能量以缓解抑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如游园、进行体育活动等来调节情绪,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学生的抑郁状况。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基本思想可以借鉴到高中生抑郁情绪的辅导中来。首先,辅导员要给学生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了解导致抑郁情绪的主要刺激因素。其次,向学生介绍森田关于交互作用的学说,说明越想摆脱情绪的困扰越会增添困扰,因此,要求他们顺其自然,忍受痛苦,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旦学生鼓起勇气,投人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从自卑中逐渐脱离出来,恢复自信。最后,要求学生养成对情绪顺其自然的态度,接受不良情绪,坚持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只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从积极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心理辅导人员在处理抑郁情绪的来访者时,要注意区别是一般的抑郁情绪者还是严重的抑郁情绪者。如果抑郁情绪严重,则要及时进行专业治疗,以免耽误疾病的正确治疗,酿成严重后果。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自杀预防、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等。据统计,15%的严重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行为,50%~70%的自杀者起因于抑郁症。所以自杀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患者从低谷走出,快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自杀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四)抑郁情绪的预防

培养良好情绪,加强抑郁情绪的预防,是减少和避免抑郁情绪发生和恶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根本性的措施。

首先,要指导学生培养豁达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平常心来看待自己和他人。为自己设立适合目标,不过于苛求自己。经常保持愉悦、平和、乐观的心态,积极开朗,增强挫折承受能力,这将减少抑郁产生的机会。

其次,辅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情绪的变化,学习接受自己的情绪。让学生用心情日记或情绪卡的方式观察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及时识别抑郁情绪的苗头,就能较容易地消除这种情绪困扰。

最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中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青少年面临压力事件时,提供良好的支持、安慰,有效地避免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同时良好的人际交往将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也有利于宣泄不良情绪。

五、强迫心理

一名女高中生学习非常刻苦,精益求精,可是最近两个月不能专心学习了,因为常会注意书桌上的铅笔盒或其他类似的东西,感觉两个脑子在活动:一个学习、一个注意着书桌上的东西,不能集中注意力,想控制却控制不住(强迫症的症状),因此很烦恼,甚至不想学习了。

对于这例强迫观念,治疗过程如下。

(一)讨论引起强迫症的原因

1.强迫型性格,完美主义倾向、注重细节、刻板等使得特别注重“集中注意力”,结果“物极必反”,反而分心了。

2.因为学习压力引起的精神紧张导致大脑活动的紊乱。

(二)讲解森田疗法中的强迫症病理机制

1.过分在意使症状(不能控制地注意书桌上的东西)固定。本来人们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行为,但一般时候人们不以为意,随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忘记了,比如在本例中注意一下书桌上的东西本来很平常,可是这名学生怕耽误学习,一点都不想让自己分心,所以就警告自己“可别再注意桌上的东西了”,结果就把这一本来很平常的思维给固定了。

2.精神作用使症状增强,于是越想忘,越忘不了,越不想让自己分心,越是偏偏想到书桌上的东西,陷人恶性循环之中。

(三)分析症状对学习的影响

1.强迫观念的分心必然影响学习效果,但这种影响还很有限。

2.真正危害学习的是强迫症带来的情绪上的烦恼,因为分心使得心烦意乱,看着别的同学都在“专心”学习(其实未必)更是心中暗暗着急,而且常这样假设:假如我没有强迫症,我学习会非常优秀的,等症状好了我再学习吧,等等,这种情绪上的烦恼使得自己根本无法学习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影响自己学习的阻力存在,谁也不会有什么完美的学习状态。

(四)顺其自然

1.从上述理论得出结论:对症状的控制和反抗都是无效的,只有顺其自然才能使症状回归自然状态、逐渐淡化,症状就像一只跳着的皮球,你越拍它,它蹦得越高,只有你不理会它了,它自然而然会越蹦越低,最后完全安静下来,症状消失。所以,当症状出现时应该是心平气和接受的态度,既来之则安之,不把症状当敌人排斥,而是把症状当朋友接待,这样就开始了让症状回归自然状态的良性循环。

2.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心平气和时,情绪安定,上述的不良影响就可以消除了。

(五)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学习

当症状出现时,心平气和,然后转移注意力到学习上,再次分心时就再次重复这一过程,这样虽然还会有影响,但毕竟影响很有限,而且即使没有强迫症的人想完全学习不分心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同时,因为带着症状学习使得内心有了成就感,发现又能学习了,这样会更增加学习和调节症状的信心,进人症状缓解的良性循环。

(六)无为而为的治愈标准

好多患强迫症的人都很关心“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的问题,其实对症状的排斥和不接纳本身就又在强化症状,所以真正的治愈是指;任何时候都能和症状和平相处、成为朋友,即使它一直跟着自己也一点都不讨厌它,不能引起自己烦恼的“症状”本身已经不能称为症状了!“无为而为”,只有不苛求结果,才能最终达到症状的彻底消失!

上述方法取自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森因疗法”。该法的真谛是;真正领会顺其自然的哲学理念,跟症状做朋友,带着症状去学习或工作,最终无为而为,让强迫症自然消失。

【思考与讨论】

1.高中生性意识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形态已与大人无异,因而成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仿效;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心理不成熟,又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因而常常会出现一些社会、学校、家庭都不能接受的行为。高中生的早恋便是在这种矛盾情况下所产生的行为。

(2)对身体发育的关心和烦恼。一方面是学生审美观念不正确,以奇装异服为美或想以此吸引异性的注意。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满意自己的长相,不能悦纳自己的身体,如女生常为胖或脸上的粉刺而苦恼,男生常为自己身材矮小而自卑。教师要理解这部分学生的苦恼,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疏导。

(3)对异性的兴趣。其特点之一是相互显示,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希望得到异性对自己的肯定。其特点之二是感情隐蔽,在与异性接触时的感情交流是隐晦的、含蓄的,常以试探的形式进行。

2.高中生早恋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特点:首先是对爱情理解的膝陇性。其次是闭锁性,他们常常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或通过邮局给对方投递情书,通过各种的秘密渠道表达相互的感情。

(2)原因:高中生早恋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①高中生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对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试图接近异性,探索异性的奥秘。②有的学生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做儿戏。③有的高中生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的,一旦产生激情了,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④有的可能是出于好奇心,抱着也不损失什么的态度而试一试;或者出于“有男生做朋友,做靠山,别人不敢欺负”或出于“有女生追我,看我多有本事”的心理而处处看。⑤有的女孩子倾心于一个男生,往往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时,得到此人的帮助,摆脱了困境,由感激到倾心。③女孩子的“少女恋”还大多产生于思想空虚、学业荒芜的“生活空白区”。有个女中学生、因为成绩下降,感到升学无望,就把目光从书本转向异性,陷入‘“早恋”泥潭了

外因:①首先是家庭、老师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导致一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本没有早恋的也故意去找早恋的对象。②有的学校、教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导致早恋在班级、学校中蔓延。③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使人觉得中学生的早恋成为学校中的主流,其结果反而对学生的景恋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④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视录像等对高中生的早恋有直接的影响。

3.高中生“早恋”的预防和矫治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1)预防早恋。第一,指导学生把握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原则:“公开交往”,凡事公开,交往安排在集体活动或有人在场时进行,尽量避免单独幽会。第二,建立师生和谐关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里的烦恼。第三,造就和谐的班级环境,教育全班学生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确交往,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组织各种有益有趣的课余活动。第四,进行性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白性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第五,善于发现“早恋”苗头。

(2)“早恋”的矫治——准确归因,对症下药。首先,对有明确的学业目标,平时学习刻苦,而陷人对爱情的幻想的学生,班主任应积极疏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坚持个别教育,不公之于众,为学生保密。②以心理疏导为主,尽量不进行正面批评,让学生知道“早恋”的危害。③给早恋的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出“早恋”误区需要一定的时间,很少一次谈话就能见效。④鼓励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找办法解决。⑤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适当增加作业量。⑤指导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避免男女生单独接触。⑦对他们进行前途教育,指导学生用理智控制自己,战胜自己情感的冲动。⑧必要时,请家长配合。其次,针对一些道德品质低下、以玩弄感情为目的、视恋爱为儿戏、甚至当众做出一些亲呢而有伤风化动作的早恋者,班主任除了对他们加强品德教育和学业指导外,必要时要给予严厉的批评,要请家长配合,在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共同寻找解决途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取得教育的实效。

4.针对高中阶段的特殊心理现象,你有什么特别的话想对同学和老师说的吗?

【参考答案】略。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2139.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