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光明网讯

6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12期《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现场

12-18岁的青少年是“数字原住民”,几乎“一识字就会上网”,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他们与世界互动互融的方式。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构建未来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以22个省市自治区、7044名青少年为样本

北师大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课题组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式,以22个省市自治区、34个城市、57所中学的7044位青少年为样本,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结合青少年媒介素养和网络素养的相关研究,把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五个维度:“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自我信息控制”,14个指标,采用62个操作化定义进行测量,报告从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影响。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55分,总体得分不高,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中,自我信息控制的平均得分最高,网络印象管理的平均得分最低。

个人属性: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中部“凹陷”现象突出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随着青少年学习成绩的提高,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而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非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的情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

家庭属性:良好的亲子关系显著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上网设备种类越多,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和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好。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学校属性:开设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是关键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任重而道远,需多主体共同努力

首先,需实施青少年网络素养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报告显示,青少年个人成绩与网络素养呈正相关。在信息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需充分构建学习网络社区,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实现“赋权”+“赋能”的有机结合。

其次,需实施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与双亲居住是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重要的家庭环境。建议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建议父母亲要适度干预青少年的上网行为,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多维度的介入,必要时可以建立科学的家庭上网规则。父母与青少年讨论频率越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越高。建议父母建立与青少年平等讨论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最后,需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学校开设网络素养相关课程,对青少年网络素养影响显著。建议在学校中开设网络素养教育的独立式课程或融入式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频率,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建议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网络素养水平,在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课程中,增加网络素养模块。教育相关部门要研发教师网络素养指导手册。发挥社会大课堂育人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入社会、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第三方力量,开展媒体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等系列活动。同时鼓励青少年开展参与式、交流式、拓展式的媒介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

专家点评:正确评价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有助于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

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做报告发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张艳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宋素红教授等嘉宾参与了发布会互动点评。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做报告发布

王君超教授认为,网络素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批判性思维,正确评价年轻一代网民的网络素养水平、发现青少年网络素养中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构建家庭网络素养计划和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

张艳秋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很少有细分领域的网络素养报告,该份报告的出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报告关注的几个维度对于青少年网络素养研究十分必要,直接指向了研究的目的,青少年本人、学校和家长可以基于该报告做一个自我对照。同时,她也对报告在城乡差异与地区差异等方面的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此外,对于青少年网络素养,张艳秋认为家庭的影响日趋重要,父母的网络素养以及青少年对父母网络素养的“反哺”现象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宋素红教授从青少年的网络社交行为方面对报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组图)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青少年网络素养研究意义重大,对于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应开展场景化研究。当前关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调查研究更多是从成人本位角度出发、以控制和保护为价值取向,希望接下来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调查从青少年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开展深入的、创新性的研究。

作者:兰亚妮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6026.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